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科研动态 / 正文

新物种芦花金叩甲——黑水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阅读次数: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3日 10:42

  黑水县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境内有达古冰川、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三奥雪山、奶子沟彩林等景区,森林与草原覆盖率高,甚至在县城周围就有良好的植被条件。为响应国家林草局的全国普查计划,我中心于2022年6月启动了黑水县的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2023年1月12日,项目组成员邱鹭博士在动物学知名期刊《Zootaxa》上报道了产自黑水县的一个甲虫新物种——芦花金叩甲Selatosomus luhuaensis Qiu, 2023,这是开展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该新物种的模式标本全部保存于本中心无脊椎动物标本室。

                           

4F4998

黑水县发现的甲虫新物种——芦花金叩甲


4F63A

启动外业调查的当晚,邱鹭博士在芦花镇四美村的山路上观察和拍摄芦花金叩甲活体


  该甲虫新种的标本是6月17日开展的首次外业调查期间发现的,由我中心王成斌博士和许浩博士在头两日的夜间调查过程中,于芦花镇附近的山里意外获得。一共发现4枚完整标本,其中正模标本发现于芦花会议旧址附近。

  金叩甲属Selatosomus隶属于叩甲科Elateridae的山叩甲亚科Dendrometrinae,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和新北区的高寒或高海拔地区,是一类色彩艳丽的甲虫,通常具有金属光泽。目前全世界已知百余种,该属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已知种类已达48种。四川境内分布有13种,但大部分记录于四川北部的九寨沟,此次发现的新种芦花金叩甲系该属在四川省黑水县的首笔记录。


芦花会议会址


122EFC

芦花金叩甲活虫照片


  芦花金叩甲由于前胸背板两侧有鲜明的红色斑纹,十分容易识别。从事叩甲科分类学研究的邱鹭博士在外业期间即初步判断其为金叩甲属的一个新物种。考察结束后,邱博士针对这批标本迅速开展研究工作,在梳理了相关文献后,将其鉴定为新物种,并于近日正式发表。该新物种的种名“芦花”,不仅是以发现地黑水县县城驻地芦花镇命名,也是对红军长征途中在黑水县召开的芦花会议的纪念。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在首次外业期间,我中心还专门组织了在芦花会议会址的参观学习,重温长征历史。

  此次发现的新物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水县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黑水县的生物多样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本中心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不忘初心,将有害生物调查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利”“害”联动,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


原论文信息和链接:Qiu L., 2023. Selatosomus luhuaensis sp. nov. (Coleoptera: Elateridae: Dendrometrin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ith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he Chinese species of Selatosomus, Zootaxa 5228 (2): 173–186. 

https://www.mapress.com/zt/article/view/zootaxa.5228.2.5


(文:许浩,图:邱鹭、许浩,审核:胡进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