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生物类群,占据已知物种数目的一半左右。它们生活在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成为人类利用的材料,或是危害人身和物资的安全。为了拓展我校师生的知识面,结合我中心教师们的研究特色,我中心发起了“昆虫与人类”系列讲座。旨在以昆虫学研究为主体,邀请校内外专家,在我校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传播昆虫学知识,介绍它们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首期讲座由我中心与创新学院绵阳市青少年创新教育普及基地联合承办,于2023年12月27日,在我校创新学院的路演中心开展。此次,有幸邀请到了河北大学潘昭副教授、延安大学苑彩霞副教授和重庆师范大学周勇副教授。三位专家均从事甲虫分类学研究,结合自身的研究特长,各自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报告。
首先作报告的周勇老师,戏称其研究对象伪叶甲为寂寞虫,作了题为《寂寞虫之伪叶甲——浅述中国伪叶甲分类研究》的报告。通过分析当前的研究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再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案例,对这些问题一一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令大家受益匪浅。
紧接着,苑彩霞老师通过题为《中国树甲族分类研究进展》为大家阐述了她在积累了大量的标本检视的基础上,对我国树甲进行的系统研究。树甲属大概是甲虫中最大的属,包含了全世界2200多个物种,在新热带界、旧热带界和东洋界广泛分布。她将全国种类划分为36个种团,界定了种团的形态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组成特点。另外,还介绍了通过采集与饲养幼虫,观察幼虫尾部形态特征进行种类识别的研究。
潘昭老师带来的《中国芫菁科昆虫的分类概述》,向大家介绍了药用资源昆虫芫菁所具有的独特习性,比如复变态生活史和幼虫半寄生半捕食的特点。他还总结了近些年他带领的团队,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开展的研究。特别是,他通过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外部形态特征具有复杂变异的属、种的界限进行了合理划分。这些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国芫菁物种资源本底,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通过三个分享,在场的师生了解到了许多甲虫学的知识、研究方法与思路。最后,三位老师都介绍各自单位的硕士招生情况,以及自己的研究生招生意向,鼓励在座的同学报考。

(图/文:许浩;审核:陈浩)